酒精沉淀罐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以及重力沉降作用来实现固液分离。具体如下:
1. 混合阶段:
- 加入物料和酒精:将待处理的溶液(如中药水煎浓缩液、生物制药发酵液等)注入酒精沉淀罐内,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酒精。酒精的作用是改变溶液的极性和溶解性,使原本溶解在溶液中的一些物质变得不溶。
- 搅拌均匀:启动搅拌装置,使溶液和酒精充分混合。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混合速度,确保溶液中的成分能够与酒精充分接触,提高沉淀的效果和效率。
2. 沉淀阶段:
- 形成沉淀:经过搅拌混合后,溶液中的某些成分(如中药中的淀粉、蛋白质、果胶等非醇溶性杂质,或者生物制药中的细胞碎片、蛋白质等)在酒精的作用下,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沉淀。这些沉淀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到罐底。
- 温度控制辅助沉淀:在一些情况下,酒精沉淀罐还具有温度控制功能。例如,降低温度可以使物质的溶解度进一步降低,加快沉淀的速度;而对于一些可能会因低温而变得过于黏稠的沉淀,也可以适当升高温度使其更容易排出。
3. 分离阶段:
- 抽取上清液:沉淀完成后,打开上清液出料装置(如浮球式出液器或出液管上的阀门),利用泵或真空等方式将上层的清液抽出。浮球式出液器可以根据上清液液面的下降自动调整位置,确保只抽出上清液,而不会将沉淀物带出。
- 排出沉淀物:上清液抽取完毕后,打开排渣装置(如罐底的排渣口或阀门),将罐底的沉淀物排出。对于一些可能结块的沉淀物,可以通过通入加热蒸汽等方式使其软化,以便顺利排出。